第53屆金馬獎雙影后,「七月與安生」不只讓觀眾看到周冬雨和馬思純對於詮釋角色的能耐,這難得一見的劇本故事,似乎也很難如一般人生那樣可以想像。
青.春
13歲那年,七月(馬思純飾演)第一次遇見安生(周冬雨飾演)。軍訓課上因為一隻松鼠,把個性迥異、家世背景差距甚大的兩人牽在一起。七月邀安生到家裡吃飯,他們一起洗澡、一起睡覺、一起長大…當時她們只有彼此。
中學畢業後,安生進入職業學校,成績優異的七月進入高等學府,兩人還是時常一起打鬧,直到七月告訴安生,她遇見了家明。
家明的出現是條分隔線,硬生生把故事切分成兩半。一臉性格樣的安生趁著空檔到學校抓問家明是誰,甚至警告他:「以後遇見不准說見過我。」實實在在都想保護著七月,安生要看看這男的究竟是哪號人物。
直到三人遊,七月與安生仍使只有彼此。不過之後,安生對七月說,她要跟著心愛的吉他手去流浪,「萬一他不要你了呢?」七月抓著安生問。「那我還有你啊!」安生撇開所有悲傷的氣氛,用盡全力淘氣地說。
月台分離時,故事又從這拆成另一段,不過這次,是七月與安生親手拆的。
成.長
成長到底是什麼東西,從古至今都沒人能說個懂。
安生開啟了流浪之旅,她跟著吉他手到北京、在酒吧上班;七月與家明留在家鄉高考,她依照父母的意願填了不怎麼喜愛的志願,與家明討論畢業後的將來如何共組家庭。
安生流浪的路上寫了許多明信片,結尾都不忘「問候家明」,看起來簡單溫暖的問候,在七月的眼中卻有些刺眼,她終於體會到,人生不是所有事都可以跟別人分享。
兩個原本就差異極大的角色,一個流浪、一個安穩,加上地點距離遠,不知不覺把兩人拉的好遠好遠,看來享受其中的安生其實很想念家,她也想和七月一樣有個愛她的家庭,如同所有在海上漂泊的船隻都希望能有靠港的地方;而七月又何嘗不是羨慕著安生,她羨慕安生能不顧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,羨慕安生自由自在,羨慕她能遠走高飛,遠離所有的規範體制。
然後,安生想家了。七月,想她了。
也許一切都怪時間,兩人分開的日子裡各自有了自我想法。七月不懂安生,安生也不懂七月,她們都在用自己所見所經歷的觀念套用在對方身上,針鋒相對,相互誤會。
或許成長,就是那麼血淋淋。
人.生
從小到大,從青春到成長到職場。人生各階段不間斷上演,難的是,沒人告訴我們這該怎麼做、如何面對;難的是,沒人告訴我們這就是人生。
七月畢業後進入職場,她與家明吵了一架,家明想往大城市發展,留下承諾後便離開。在陌生城市裡,安生與家明的故事展開,安生和之前看起來不太一樣了,不變的是,她命不好。
安生親眼看見論及婚嫁的男友車禍身亡,嚴重打擊下又跌回以前的她,幸好,又可能該說不幸,家明照顧著她。這樣的複雜關係讓七月走進更高難度的迷宮,她得邏輯清晰、不帶任何私人情感的理清,只是,太難了。
在我命名為「人.生」的段落中,我非常喜歡七月與安生在浴室裡的對手戲。
七月問安生:「不是要自由自在嗎」
七月問安生:「家明不喜歡你這種的」
安生問七月:「我們怎麼會變成這樣」
幾段對話不只問的安生啞口無言,也讓觀眾一時不知如何回應,不是問題太尖銳而是太複雜太困難。
經過前幾段鋪陳,電影在浴室那場戲拉到最高點。觀眾都知道安生一直是向著七月,不然她不會說出要去跟吉他手浪跡天涯的藉口,最後還是問七月要不要留她;我們也都知道七月也始終向著安生,因為撇除家明,她也只有安生了。
如此糾結、微微痛心,七月與安生在浴室的對白,特別慘烈,但最後她們還是抱在一起互相安慰。
另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,是家明逃婚的設計。家明不是逃離,他不是害怕了。家明的確為了七月,選擇離開,唯有如此,七月才能名正言順地離開,去追尋自己想要的。家明哪裡不知道七月的想法,相較於安生,家明或許了解七月不多,但眼前的女人,即將可能與她過一輩子的女人,家明一定懂她的心。
將時間拉回電影開頭,家明在地鐵遇到安生,安生問他:「這段關係先離開的人不是你嗎?」讓我一直以為是家明在結婚當天才反悔,直到七月說出真相,我才明白家明也是相當疼愛七月。
兩女一男的故事,從青春到成長到體會人生。我想起另一部,在故事時間軸上同樣也跨越多年的電影作品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。
青春時期我們相遇,成長階段我們分離,真正成為人而為人生的時期又再次相遇。
七月與安生都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,七月選擇安生,安生選擇了七月,不論哪個時期的過程,誰都是不容易的。就因為如此,結局雖糾結,卻也迷人。(文/大默)
【同場加映】
.[電影]血觀音 The Bold:有一種好,叫做我是為你好
.[電影]我的蛋男情人 My Egg Boy:加熱前記得先解凍
【合作約稿】
找大默 damolshen@gmail.co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