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生的時候無法決定自己從哪來,離開的時候又無法選擇何時走。人生,只有活著的時候才能擁有大部分的掌控權。
如果可以,你會選擇用什麼方式跟這個世界道別?
我沒有太多面臨生死離別的經驗,但每個場景都深深印腦中。
記得高中時,奶奶離開的那個接近中午的早上,是個不至於炎熱但已經可以穿短袖的季節,耳機裡還有來不及關掉的魔力紅<i won't go home without you>;狗狗離開的那天晚上,貼心的祂等到大家都吃飽飯了,才開始不舒服,卻依舊不吵不鬧;同事車禍意外發生的晚上,前一晚,她還拜託我向同事收回工作證,因為下一場台中演唱會要用,「對啊,工作證回收我們就不用多做了!」她總是處處為公司想。
不曉得,即將離開世界的人,知不知道自己要走了,那他們可以有最後一次的選擇機會,決定自己怎麼離開嗎。
《意外製造公司》把焦點聚集在「如何離開這世界」,大部份的人沒辦法精確決定離開的方式,反選擇最好是發生「意外」,因為沒有勇氣慢慢倒數,迎接生命的最後一秒,也可能是一種自我解放的逃脫。
本片在金馬影展時,已經創下高度的討論聲,除了題材本身、結局也是大家不斷提醒絕對不要爆雷的梗(就不要再問我了)。
回到故事劇情,電影中,離開世界的方式變成比殯葬業還有趣的小規模公司,如整合行銷般,完整解說方案和配套措施,加上客製化的精神-「顧客至上」,讓人感覺就算死也死得很值得、得體,甚至很有品質。只是在這樣的前提下,我們無法預知什麼時候該離開,期待很久的人會如同男主角,每天早上醒來都在等待,以致生活整個變調,套句片中老闆說的:「你還是要正常生活,出去走走,平常該做的就去做」。
意外,不都在最平常的日子發生嗎?
於是他又回到之前的生活步調,只是這次,男主角遇見了一個人。
已經開始的「極樂世界」專案計畫不能停止,男主角也沒忘記當初的決定,但他卻依依不捨,回頭要求極樂世界公司將時間往後延。
如果我們真的能把時間往後延,如果真的能把所有的時間掌控得剛剛好,人生也太容易了!
看電影之前有聽說結局很意想不到,不過大致了解電影故事與主角之間的關係後,還是可以大概猜測。
男主角購買的「驚喜專案」的確讓他感到極大的驚喜,然而穆勒,買的卻是另一個極樂世界的方案。
看完電影,腦中不斷浮現:「如果我們能選擇自己的離開方式,我會選擇哪一種」
進一步聯想電影《一路玩到掛》,卡特和愛德華知道死期將至,兩人約定好一起完成清單上的事,相較《意外製造公司》的男主角,卡特和愛德華的血液裡多了許多熱情、對生命的期待與渴望。兩套不同的故事,同樣講著「死亡」和「不可預知的死期」,一個求死後才知道生命美好、一個面臨死又再體會活著真好。
換成自己,選擇一種方式離開,你會怎麼抉擇呢?
老實說,我不知道。(文/大默)
【同場加映】
.[電影]曼哈頓戀習曲 Begin Again: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
【合作約稿】
找大默 damolshen@gmail.com
留言列表